后疫情新秩序 世界无诚信

冷战时期美苏各领导一个集团,而疫情后不会有强有力的全球领导出现。图为G7领导人合影。

后疫情的国际格局将如何?大陆知名国关学者、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强调,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世界或不会出现强有力的全球领导,而将逐渐走向失序,形成以“无诚信”为特点的新世界秩序。

针对新冠疫情后,世界是否会走向新冷战,阎学通表示,要回答这一核心问题,则必先了解冷战、后冷战和后疫情时代的秩序特点。首先,在全球格局方面,冷战时世界由两极格局主导,后冷战时代出现单极化,而疫情后的世界将回到两极格局。对于世界领导权而言,冷战时期美苏各自领导一个集团,冷战后美国成为单一的领导,而疫情之后不会有强有力的全球领导出现。

与之类似地,在国际主导价值观上,疫情后的世界既不会像冷战一样由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展开对抗,也不像冷战后以美国式的自由主义主导,而会出现民粹主义、自由主义、专制主义、社会主义、民族主义、保护主义、全球主义等多种意识型态相互竞争、百花争鸣的局面。

国际组织约束力下滑

此外,冷战时期的国际规范实行阵营内外的双重标准,冷战之后则实行以民主化、市场化、全球化为特点的自由主义规范。疫情之后,网络主权、数位主权、技术控制权、电子货币权、军商两用商品贸易权、移民控制权等新兴主权的出现都将产生全新的规范。

对于国际组织而言,冷战期间至冷战后,国际组织的数量、约束力与范围都逐渐拓展,但疫情之后国际组织的增长与约束力或都将下滑。类似地,国际条约在冷战期间有着较强的约束力,冷战后虽有大国退约现象,但条约的数量仍有增无减。疫情之后,条约数量或继续增加,但签约国违约行为将更普遍,约束力将大大下降。

针对国家政治身分与竞争策略在上述格局下有所变化,阎学通指出,冷战前期的世界按意识型态标准分为西方国家、东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,后期是按经济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;冷战后是按政治制度标准分为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。

在疫情后,他认为世界国家将按数位技术标准画分为两大国家(中美)、高数位化国家与低数位化国家。世界大国在冷战时期往往以作为美苏代理人为战略,冷战后则常以霸权战争形式对抗。在疫情后,网络空间的战争会更为普遍。中小国家在冷战前期往往选择结盟,但在后期,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采取了不结盟战略,这一情况在冷战后大致延续。疫情之后,西方和非西方的中小国家的绝大多数或采取对冲战略,两边下注、骑墙的行为将成为国际局势的主流。此外,阎学通提出在非西方国家政权更迭方面,冷战时期常常透过政变或内战、冷战后透过颜色革命实现,而在后疫情时代或将以领导人健康恶化的方式进行,因而可能更具韧性。

陆回避政策 助稳定秩序

综合三大时代的不同特点,阎学通预期,今后的国际秩序可以被定义为“无诚信”的秩序。而今后十余年中,世界很可能不会出现强有力的全球领导。未来的世界将逐步失序,但未必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新冷战。最后,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对于世界秩序的影响程度的问题时,阎学通指出,这将取决于中国是否主动回避美国所挑起的意识形态之争。中国采取回避政策将有助于秩序的稳定,而贸然冲突则会加剧动荡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